目前我国枇杷栽培总面积近13 万hm2,生产规模占世界枇杷的80% 以上,产量以福建最高,2018年产量达到30.5万吨。莆田学院枇杷研究团队依托枇杷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围绕枇杷的育种、保鲜与加工产业技术等领域开展研究,目前取得的部分研究成果有:
(1)白肉枇杷新品种KL
从枇杷属野生种与普通枇杷种间杂种后代中选育获得两个枇杷新品系“KL”。“KL”枇杷树势中庸,树姿开张,果实椭圆形,果肉白色,肉质化渣,口感好;果实5月初成熟,极少发生裂果、皱皮和日烧病,果锈少,耐储运。
(2)黄肉枇杷新品种JL
从枇杷属野生种与普通枇杷种间杂种后代中选育获得两个枇杷新品系“JL”。“JL”枇杷数势强,较抗叶斑病,果实梨形,果面鲜艳,果肉橙黄色,剥皮性好,风味浓;果实5月上旬成熟,成熟时间较为一致,便于一次性采摘,耐储运。
(3)复合型枇杷酸奶的生产技术及产业化
本产品选取莆田市盛产的特色水果—枇杷为原材料,能够保证原料充足新鲜,同时该复合型枇杷酸奶采用自主研发的新技术和新工艺,可达到良好的枇杷护色效果,并且生产得到的复合型枇杷酸奶口感好、营养价值和保健功效高。
(4)枇杷啤酒的酿造及产业化开发
本项目立足于地方特色,以莆田盛产的天然优质枇杷为原料,开发新型枇杷啤酒。酿造的枇杷啤酒具有枇杷特有的色泽,呈橙黄色,酒液澄清透明,无肉眼可见的沉淀及悬浮物,酒体丰满、协调悦人,香气浓郁,具有枇杷特有的果香。
(5)基于羧甲基壳聚糖的枇杷保鲜技术
通过绿色合成技术制备了羧甲基壳聚糖涂膜,采用羧甲基壳聚糖涂膜处理可较好地保持冷藏条件下枇杷果实的品质,可延长贮藏时间,减缓木质化进程, 保持果实品质。
(6)枇杷品种的SSR分子标记鉴定技术
从构建的“解放钟”和“白梨”枇杷的转录组SSR标记数据库中,通过PCR技术,开发了115对具有扩增多态性的SSR分子标记引物,可以组合用于枇杷品种鉴定以及分子辅助育种,培育枇杷新品种。
目前对接与转化情况:KL和JL枇杷新品种已在多地试种推广示范;复合型枇杷酸奶产品目前已与莆田常太镇果农实现对接;枇杷啤酒目前正在与莆田庄边镇萍湖村进行了初步对接,探讨产品转化;其他技术暂未对接。
预期市场前景与效益:
福建是枇杷的主要产区之一,是我省极具优势的特色产业,产值近10亿,居全国第二。枇杷与柑橘、苹果和梨等果树相比属小宗水果,人均消费量还很低,且逢鲜果淡季成熟,应该说枇杷具有较大的市场空间。但事实上我省枇杷产业过早地出现了增产不增收和卖果难的状况,存在枇杷需劳力过多、生产效益提不高、枇杷贮藏保鲜技术滞后、枇杷深加工产品缺乏、综合利用率低等问题,已出现部分果园荒废失管和伐树现象,栽培面积逐渐减少。因此,莆田学院枇杷研究团队对接枇杷产业问题,围绕枇杷的育种、保鲜与加工产业技术等领域开展研究,着力解决枇杷产业的系列性问题,以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兴旺我省特色枇杷产业。研究成果贴切产业需求,市场前景广阔。
期望合作方:希望与地方农业管理部门、果树种植企业、食品加工企业、个体农户深入合作。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