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船舶与海洋工程安装、运维、报废等作业需求,针对深水作业环境恶劣、作业方案验证手段与维修等典型海洋工程作业的在线辅助操作、方案预演与评估、人员模拟训练匮乏、海上施工风险预判难等问题,项目突破了海洋工程仿真总体设计、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耦合运动建模与实时仿真、船舶运动控制与仿真、海洋环境建模与可视化仿真、实时仿真时空同步等关键技术,研发了以数值船舶、三维虚拟作业场景、半物理仿真硬件操作环境为主的人在回路的实时仿真系统,通过构建全数字化仿真、半物理仿真等层级的虚拟仿真测试环境,开展深水吊装、浮托安装、锚处理、水下安装,可以提前预报及避免海上作业风险,提高海上作业安全性和施工团队作业效率,并可进一步为海洋工程装备全生命周期业务提供科学辅助决策支持,对于推进我国深海资源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项目相关成果获得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二等奖2项,黑龙江省三等奖1项,填补了国内海洋工程领域的技术空白,总体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项目成熟情况
项目成果已经在海油工程、相关高新技术企业以及部队近10家单位与工程项目组得到了广泛应用。在荔湾3-1、文昌9-2/9-3、渤中349、流花16-2、陵水等工程项目施工方案论证中,通过开展浮托、吊装、水下生产设施安装等作业方案仿真预演与培训,使作业团队明确了作业流程、关键节点和潜在风险,并对极限工况进行了预判和应急方案制定,提升了施工船队作业效率和作业安全性,节约船天时成本和培训费用上千万元,解决了之前我国海洋工程仿真领域被国外公司垄断、成本高昂等问题;研发的边防巡逻艇模拟器、气垫船驾控训练模拟器已经为部队提供近十余年的人员模拟培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应用范围
结合国家海洋强国战略需求,项目成果为深海油气安全开发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科学、经济的技术手段,弥补了理论和试验方法的不足,可应用于海洋油气田开发、海上救助打捞、舰艇装备的方案论证与评估、在线状态监测以及人员培训,在船海装备数字化与智能化领域无疑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