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用科技之光点亮冬奥梦

信息来源:科技日报更新时间:2022-04-25

  丰富的科技元素为简约、安全、精彩的冬奥盛会擦亮了“智慧”名片。4月8日,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148个“突出贡献集体”和148名“突出贡献个人”受到表彰。其中,诸多集体与个人为冬奥贡献了科技力量。

  迎难而上,实现“零的突破”

  北京冬奥会雪车项目比赛中,一辆辆“冰雪F1赛车”在国家雪车雪橇中心“雪游龙”风驰电掣。我国在北京冬奥会4个雪车小项上实现全项目参赛,特别是在新设置的小项——女子单人雪车项目中,怀明明和应清分别拿到第六名和第九名。这项在我国起步较晚的冰雪运动能够实现这样的突破,离不开国产雪车的助力。

  2016年中国雪车国家队成立时,没有自己的国产雪车装备,只能从国外租赁或进口。科技部2019年公布的“科技冬奥”专项将碳纤维雪车研发列为重点项目之一,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一研究院第七〇三研究所(以下简称“七〇三所”)牵头攻关。

  “研发工作在起步阶段就遇到了困难,可参考的技术资料极为有限,当时国内的雪车设计、材料体系、制造工艺、产品及评价体系基本空白。”七〇三所高级工程师周宇说。

  面对初期困境,团队迎难而上,相继突破了冰雪运动碳纤维器材结构外形一体化设计、专用材料体系与成型制造、个性化辅具等关键技术,成功研制出国产双人、四人雪车。

  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七〇三所荣获“突出贡献集体”称号。该研究所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仲平说:“能为‘科技冬奥’做一点工作倍感荣幸。后冬奥时代,将积极推动更多尖端的航天材料及工艺技术向高端体育竞技装备领域转化应用,为中国体育竞技装备的创新发展和体育强国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精益求精,把准气象预报

  同样荣获“突出贡献集体”称号的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气象中心(以下简称“冬奥气象中心”),在赛时提供了精细气象服务,助力从容应对大雪、大风等各类天气状况。

  2月13日,各赛区普降大雪,在易受天气影响的雪上项目的赛场内外,冬奥气象中心工作人员早已严阵以待。

  北京冬奥会雪上项目主要分布在延庆赛区和张家口赛区,冬奥气象中心赛前在两地构建了立体气象观测网——延庆赛区国家高山滑雪中心配备21套自动气象站,张家口冬奥核心气象观察站网拥有19套设备,覆盖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国家越野滑雪中心和国家冬季两项中心,实时监测和收集气温、风速等天气要素信息。

  北京城市气象研究院副院长陈明轩介绍,北京冬奥会首次实现“百米分辨率、逐10分钟”快速更新的数值预报体系,大幅提升了冬奥关键气象要素预报准确率,有效支撑预报服务。

  然而,赛时的从容来之不易。“我们最开始在小海陀山建立气象站时,为了找到符合标准的气象检测点,把这座山爬了个遍。为搬运大型设备,团队找老乡借来骡子,结果骡子罢工,我们队员就顶着上。”北京市延庆区气象局副局长张曼说。

  如今,冬奥气象保障工作为后冬奥时代留下了丰厚的遗产。陈明轩表示,未来相关技术将持续支撑城市安全运行,同时为高水平体育赛事气象服务提供借鉴。

  打破常规,铸就“水火相融”

  2月2日,一台水陆两栖机器人“手擎”燃烧的火炬,在北京冬奥公园缓缓潜入水中,与水下变结构机器人完成奥运史上首次机器人与机器人之间的水下火炬传递。

  “我们希望通过‘水火相融’的方式,传递出科技改变生活的理念。”每每提到这一幕,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火炬传递专项团队传递运行组传递运行经理孔宪菲总难掩内心激动。

  “水下火炬的火焰周围,包裹着一层气动防水罩,同时火炬燃烧器装有助燃剂,以保证充足的氧气。”孔宪菲说,为完成水下火炬传递,研发团队突破了冰水跨介质高适应性运动控制、水下机械臂厘米级精准作业、跨介质可靠燃烧组织等关键技术。

  在水下火炬传递的方案确定前,孔宪菲与团队成员、科研专家共同设计、研制了近10款机器人,但最终选择了相对科技感最强、难度最大的水下机器人传递形式。“我们都深知这种方式难度很大,但我们充分信任研发团队,与他们一起反复论证、实践,最终拍定了方案。”孔宪菲说。

  在确保高质量完成火炬传递路线选取、踏勘,以及火炬手协调等琐碎、细致的工作外,孔宪菲与团队绞尽脑汁,将更多科技元素融入火炬传递中。最终,无人车、外骨骼机器人等,都在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火炬传递中大放异彩。

  谈及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荣获的“突出贡献个人”称号,孔宪菲说:“这个荣誉属于负责火炬传递的整个团队,是对火炬传递背后几十家单位和上万名工作人员无私奉献的致敬!”


相关推荐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