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作为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借力“圆山计划”,推动海峡两岸中医药融合发展

寻找闽台中医药合作的新共振

信息来源:福建日报更新时间:2024-10-11

福建与台湾地缘相近、血缘相亲,中医药文化同根同源,自古以来人才辈出。

前不久,第一届闽台中医药融合发展大会暨王琦闽台书院、王琦院士工作站揭牌仪式在漳州举行。现场云集了海峡两岸260多名中医药专家学者,共商闽台中医药同频共振的新路径。

从悠久的中医药传承到现代学术的交流碰撞,两岸专家学者在传承中医药文化中不断创新,推动闽台中医药的融合与发展,寻找闽台中医药的新共振。

人才交流同频共振

“发经典之奥义、融现代之新知、汇百家之言论、畅自由之思想……”9月22日,北京中医药大学与福建中医药大学共同创办的王琦闽台书院在漳州揭牌,两岸学子共同诵读《师承论》。

“书院致力于构筑两岸中医药人才交流培训基地、名医名师聚集地、‘师带徒’传承基地和政产学研用合作基地。”福建中医药大学校长李灿东担任书院院长,他说,围绕两岸中医药人才的培养,书院将通过“研学、实践、融合”三位一体模式,推动中医药的传承与创新。

赖彦升是台湾臧氏脉学传承人,也是王琦闽台书院第一期弟子。“王琦院士创建的中医体质学,在中医临床诊疗过程中被广泛运用。这次追随院士到漳州,就是想深耕传统中医理论,结合现代医学的长处,把中医国粹再精益求精。”赖彦升行医于两岸之间,也汲取了两岸中医所长。

9月27日,赖彦升来到华安县华丰镇,参加中医药文化健康科普和义诊活动。“乡亲们对我们很信任!”赖彦升说,基于《黄帝内经》治未病理念,按照中医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综合中医各家所长,通过凭脉开方,分时进药,攻克不同的脏腑,进而解决疑难杂症。

两岸人才交流由来已久。今年4月,漳州市被确定为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随后出台《漳州市实施“名医入漳”推动海峡两岸中医药融合发展行动方案(试行)》(简称“圆山计划”)。其中提到,共建海峡两岸医药健康融合发展示范基地、海峡两岸医药健康“师带徒”示范基地、海峡两岸名医联谊基地,积极开展台湾医师引进、台湾医师资格采认、资金补助等工作,为两岸医疗人才交流创造有利条件。

“‘圆山计划’不仅是一个民心工程,更是两岸融合的生动实践。”在王琦院士看来,发展壮大中医药产业,离不开人才,他希望依托书院和工作站等平台,推动两岸中医药人才交流学习,共同为“圆山计划”注入强大动力。

截至今年9月底,漳州市共引进名医346人,设立名医工作室153家。漳州片仔癀药业作为社会办医代表,已开设名医馆14家、批准在市外设立国药堂89家、签约名医193名。

双向奔赴优势共振

“圆山计划”除了加强人才交流,两岸携手做大做强中医药产业是其重要目标。

医疗是漳台全面融合的“五大板块”之一,两岸双向奔赴有基础、有优势。

目前,漳州有12家中医类别医院,3个国家级、15个省级中医重点专科,以及4个国家级、19个省级基层中医特色专科,基层中医馆建设单位全覆盖,全市共有12个省级精品中医馆建设单位,中医类别执业(含助理)医师2947人;而台湾有中医院4家,中医诊所4177家,中药商8309家,执业中医师人数近8000人。

此外,漳州中药材种植久负盛名,福建本土道地中药材“福九味”,漳州就占其中六味,金线莲、铁皮石斛、巴戟天、绞股蓝等中药材几乎家家户户必备。17个“福九味”中药材产业集群项目建设,目前15个已开工,其中竣工10个,发展“福九味”等中药材4万余亩。

漳台的中医药早已互融互通。早在2022年,漳浦天福医院建成运营,引进了台湾医养服务模式,形成“医疗—保健—康复—疗养”的产业结构,就是借鉴了台湾中医药体系建设。

但是,目前这种探索还属于初窥门径。作为闽台中医药产业发展的见证者,台湾青年曹圣永在厦门从事医疗行业,推广中医药产品。对于两岸中医药产业的发展,他有自己的见解。“药香也怕巷子深,许多名医名药久负盛名,但是面临着运营瓶颈。”曹圣永说,需要深入了解群众需求,优化中医馆产业结构,提升医馆知名度。

对于如何实现两岸中医药产业优势互补,产生更多共振,作为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漳州有了更宏观的考量,借力“圆山计划”的东风,打出了一套组合拳。

“我们将通过‘名医入漳’‘名院驻漳’‘名药兴漳’‘名企进漳’‘名品聚漳’五大工程,全力将漳州打造成为海峡两岸中医药人才交流培训基地、名医名师聚集地、中医名药名方与科研成果转化基地、生物制药基地、中药材交易基地,以及医疗医养医旅目的地。”漳州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说。

为进一步推动两岸中医药产业的协同发展,《漳州市支持“名院驻漳”十条措施(试行)》出台,从土地使用、投资、设备采购等方面支持两岸办医。

“目前,闽台中医药产业已经接洽了多个项目,并筹备发起设立‘漳州市圆山片仔癀大健康产业招商基金’和‘片仔癀盈科大健康产业基金’,充分发挥国企基金引导作用,完善‘基金+股权+项目’的招商模式,支持产业高质量发展。”漳州市“圆山计划”工作专班相关负责人介绍。

根据规划,漳州到2035年将布局500家名医馆(国药堂),聚集名医700名以上,全年吸引200万人次来漳州医疗医养医旅,中医药产业年产值达到500亿元。

“我们跨越海峡会聚一堂,传承好中医药,不仅寄托两岸人民共同的健康愿景,更是象征着两岸医疗与文化的深度契合。”台湾中医学会理事长林文泉认为,通过深化合作,漳州将构建一个充满活力的中医药产业平台,充分释放并优化两岸中医药资源、技术和人才优势,推动两岸健康事业的蓬勃发展。

相关推荐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