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通抗疫药品供应链

信息来源:科技日报更新时间:2023-01-19

   六轴拣选臂笃定地抓起、放下,一刻不停;OSR穿梭系统在偌大的库房间川流不息,装载其上的药箱像洄游的大马哈鱼一往无前;拣选机器人用30厘米高的“小身材”,稳稳托起两三米高的一整架药品,在门口的光亮处卸下……

  一切像按下了“快放键”。河北省正定县国药乐仁堂物流中心的三期库房里,机器人、自动化设备快速运转、昼夜不歇。

  国药集团董事长刘敬桢介绍,针对百姓需求量较大的退热、止咳、抗病毒、抗生素“四类”药品,国药集团医药物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药物流)的日均出货量达到1300万盒以上,覆盖全国的各级物流中心全品类日均配送量超过65万箱。

  紧迫感是前所未有的。国药物流党委书记马建聪在医药物流和供应链领域从业20年,他告诉科技日报记者,相比过去紧急用药时期,如非典、甲流,这一次“跨省、跨地区、跨企业”调度联动更加充分,是“全网联动、跨区协同”作业的更佳实践。

  比如,在上海入港的药品,如何才能最快配送到需要的西部?广州支援上海的药品,如何能最快抵达物流配送网络的终端“末梢”?一箱在24米自动化立体库上的退烧药,如何才能以最优“旅程”送到患者手里?

  为了和病毒赛跑,每个问题都需要最优解,而“能预测”是实现最优的关键。

  “预测让物流先于需求行动。”马建聪说,国药物流全面掌握生产、库存、流通、需求等各层面的数据,可以通过智能数据分析对药物需求进行预测。

  在国药物流的大数据中心,600多个国药物流网点数据、部分医院药店的销量数据、药品医疗器械的库存数据实时变动。

  “如果一些药由东部港口城市进口,不能等西部省份要的时候我们再做发运安排,这样不会达成最短的时效。”马建聪解释,信息数据的互联互通为药物库存分布与提前调拨方案的制定,提供了重要依据。

  对数据的智能分析还解决了库存最优分布的问题,而通过优化自动化、智能化设施设备及流程,物流作业效率大幅提升。马建聪说:“效率提升最直接的反应就是药品从入库、出库、发车到前往医院或者药店的全流程时间显著缩短,以一盒退烧药或抗病毒药为例,它的‘旅程’时长缩短了80%。”

  在物流网点现场,每一个系统配置的操作都想尽办法压缩作业时间。自动立体库、高架库、快速分拣货位各司其职。为了让急需药物最快分发,物流网点不仅预留了最佳货位,也在系统中配置了应急的分拣策略,比如不再按传统波次分拣,而是按订单建立波次,及时拣货。

  不仅如此,国药物流还探索创新了不同地区间的精准调度策略。马建聪介绍,上海疫情期间,从广州往上海调拨药品时,已经在系统中设置了提前分拣,药品发送会按目标医疗机构所在区域发车,进一步压缩了再次分拣的时间。

  “还可以做得更好。”马建聪特别强调,医药物流正加强特殊时期的紧急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其中安全高效准确送达是最核心使命。通过采纳和引入五面视觉扫描、人脸识别、物联网传感等先进技术,整个流程将在确保精准的同时,进一步压缩人工作业的时间占比。

  面对未来,马建聪相信,包括国药在内的全行业数字化转型将大大增强医药物流集中力量保供的能力和韧性!


相关推荐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