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开新局
讲述闽宁对口扶贫协作的《山海情》,近期受到了人们的众多好评。
剧中,凌一农从带领乡亲们种蘑菇、白麦苗到成长为酒庄总经理等剧情,都反映出产业发展对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战略谋划和顶层设计,截至2020年底,福建省24年来共投入各类援宁资金30.46亿元,共建闽宁产业园10个、闽宁示范村110个、扶贫车间209个。
目前,在宁夏的闽籍企业(商户)达5700多家,从业人员超过8万人,宁夏在闽企业(商户)2300多家,稳定就业5万多人。其中,很多人都加入了科技特派员队伍,为的就是给产业扶贫注入更大能量。
“我们靠着科技获得了更快更好发展,有义务让当地更多百姓享受到科技的红利。”在宁闽商林玉清说。
科特派版“凌一农”
宁夏众多教村民种蘑菇的“凌一农”中,有一位科技特派员,他就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菌专家林戎斌。
2007年,林戎斌克服了黄土高原海拔高、空气干燥、冬季严寒等条件,将刚满月的孩子交给父母照顾,奔赴固原市彭阳县。
“彭阳的日照、温度、原料,非常适合食用菌种植。”林戎斌说。而此前,该县种植蘑菇靠天吃饭,食用菌产业难以快速发展。
菌种是食用菌生产的关键。
林戎斌协助彭阳科技服务中心规划宁夏六盘山食用菌研究中心建设,使菌种污染率降低到1%以下。冬季,他亲自逐瓶包上泡沫纸,裹上毛毡,装入纸箱,外面再钉上木条,将经过四重保护的菌种安全运抵彭阳。
如今,彭阳县达到年产200万瓶食用菌菌种的能力,优质菌种不但供应本地,还提供给周边县市。
林戎斌还和彭阳县科技局一起多方争取经费,建立了闽宁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和大学生科技特派员农村创业基地,大大提高了食用菌生产的成功率和效率。
现在,闽宁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的双孢菇每平方米单产提高了1.5公斤,杏鲍菇每袋提高0.1公斤,鸡腿菇、杏鲍菇等通过了有机认证,“六盘山珍”品牌响亮。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一方面,林戎斌邀请福建专家33批56人次来宁举办18场培训;一方面组织21批次近百名科技特派员和技术骨干赴闽学习。他还亲自参与授课,先后培训1500多人次,他们现已成为宁夏食用菌产业的中坚力量。
科技项目促升级
置身六盘山下的固原市西吉县闽宁产业园,你会闻到艾草特有的香气。这里是科技特派员企业——宁夏泽艾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加工车间,法人代表林玉清就是福建莆田人。
操一口浓厚“闽普”的林玉清,在周围一片西海固方言里很是显眼。
高中毕业后当过兵,趁着改革开放的大潮又辞去警察工作下过海,林玉清说自己是个敢于吃螃蟹的人。2013年,他通过闽宁协作牵桥搭线,决定再借一把“东风”。
在西吉,林玉清先是成立了宁夏神力骑自行车科技有限公司,2017年又成立宁夏泽艾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开展订单农业合作推广艾草种植,在两个乡镇建设扶贫车间,带动建档立卡户务工4000余人次,帮助农户种植艾草亩均增收1000元以上。
“完成艾草种植布局后,我们借助科技的力量进入‘升级模式’。”林玉清说。
通过实施多个科技项目,公司研发艾灸贴等6个系列66种产品,拥有商标38件,申报各种专利13件(其中发明专利5件),制定企业标准6项,在电子商务、加盟商、线下代理等多种销售方式齐发力下,2020年销售总额达1800多万元。
目前,林玉清的企业年可加工艾草6000吨以上。在西北,它是最大的艾草种苗繁育和种植基地,也是最大且产业链最全的艾草农业产业化企业。
闽宁合作谋新篇
科技强,产业兴,农村富。
宁夏科技厅对科技扶贫的工作机制、管理模式和项目管理进行了改革优化,2018年开始从科技特派员中选派“三区”人才服务252个贫困村,并明确提出“三区”人才专项,重点围绕贫困地区实施,同时建立起三级工作机制,促进选派人员服务与当地产业无缝对接。
更给力的是,从2020年起,宁夏科特派专项资金额度提至每年3000万元,其中重点项目资金额度达到20万元,项目覆盖率约10%。
“政策更好,资金更足,我们可以更加积极地支持个人和落户企业加入科技特派员队伍,开展创新创业服务。”西吉县、彭阳县、吴忠市利通区、银川市金凤区等地科技局负责人均表示。
新起点必有新思路。
记者从宁夏召开的相关新闻发布会获悉,“十四五”时期,闽宁两省区将从过去以产业扶贫、劳务输出、干部选派等为主,向科技创新、产业链深度融合、搭建开放平台、生态环保等多领域拓展;从单向输入为主,向互补性、双向性、联动性拓展,在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加强合作。
“后山海情”时代,有了科技的加持,产业扶贫迸射出更大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