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疫情是对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无论是病毒溯源、疫苗接种、核酸检测,还是动态封控、物资保供、城市运行等,每个环节都离不开数字赋能、智慧治理。
福建省国资委主要负责同志表示,面对我省本轮疫情,省国资系统不断强化大数据技术手段应用支持,以精准防控大数据推进加强研判分析,织密织牢防控网络,助力福建省从速阻断社会面传播,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让大数据在战“疫”时跑得更稳
大数据支撑疫情防控,“稳”是前提和保证。为全力支撑全省疫情防控信息化系统平台安全稳定高效运行,按照省国资委部署要求,福建省大数据集团于11月1日紧急启动福建省疫情防控战时技术保障中心建设,集团涉疫技术保障力量全部转移至战时中心,严格落实闭环管理。
省国资委主要负责同志在调研督导时表示,中心要不断提升平台瞬时最大承载量和海量数据存储处理能力,适时开展高负荷的压力测试和应急演练,避免在防疫关键时期掉链子;强化数据安全意识,不断强化网络防火墙,建立好“物理隔离”防线,从严、从实、从细、从深地做好数据安全工作。
为全力保障相关系统平台的安全平稳运行,省大数据集团和福建省数字福建云计算运营有限公司值班人员7×24小时坚守在数据中心一线,竭力做好机房巡检、平台巡查、故障排除、通信保障等重点工作。
让大数据在战“疫”时跑得更快
“10.22福州疫情,23点45分我们拿到3名阳性病例数据后,不到1分钟就计算出疑似密接人员,第一时间提供给当地疫情防控指挥部辅助决策,对上述人员进行健康码赋黄码管理,随后结合流调报告信息进一步计算潜在密接人员,并发现在这些人员中先后有11名检测出阳性。”省大数据集团主要负责同志表示,做好疫情防控,重点在“四早”,关键在数据。
为实现卫健部门的健康监测数据、工信部门的人员活动轨迹数据、公安部门的实有人口数据协同共享,福建创造性提出“三公(工)一大”融合协作机制,理清数据链路、打通数据堵点、提高数据流转效率,让数据跑得比病毒更快,从而实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为精准防疫奠定坚实基础。
省大数据集团充分发挥“数字福建”多年建设成果的优势,根据省数字办业务指引,利用全省统一的GIS地图,结合电子围栏、LBS定位技术,运用高可靠性的算法模型进行多源时空数据融合计算,实现“发现即计算,疑似即预警,弹窗就检测”,支撑流调工作提升效率,避免大规模扰民,助力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让大数据在战“疫”时用得更准
“太好了,完全不用自己去申诉,就重新获得了绿码。”福州市民张先生非常开心地说,在按规定做了两次核酸检测后,原来赋的黄码就自动变成绿码了。
由于本轮我省局部疫情呈现多点扩散、传播迅猛等特点,中高风险区数量快速增加,黄码人员数量激增。
面对激增的黄码数量,我省制定方案优化福建健康码赋码转码工作,省大数据集团连夜开发赋码误判转码辅助系统,有效结合健康码亮码扫码位置、核酸检测等信息,利用精准大数据分析,批量主动校正转码,加快大数据分析支撑精准防疫“去重降量”,为大量群众自动转码,最大化方便了群众工作和生活。
让大数据在战“疫”时用得更好
“闽政通、福建健康码热线日均呼入量突破3万通,峰值达平时的18倍,最高单日呼入量达到5.7万通。”省大数据集团主要负责同志介绍,为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1月1日,集团紧急抽调精干力量组成服务专家支撑组,启动热线应急预案,迅速扩充客服团队,并通过智能化IVR分流等手段有效提高话务质量。截至目前,闽政通、福建健康码客户服务热线人工接通率稳定在90%以上,诉求件问题办结率100%。
疫情中,“老、弱、孕、特”等群体备受社会关注。省大数据集团靠前服务,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纵深推进,聚焦“大数据预判场景、主动服务专席、强化协同机制”三大关键举措,主动外呼服务用户2086位,使得健康码的用户体验更好、更有温度。
让大数据在战“疫”时用得更广
迈入“十四五”新征程,福建省委、省政府深化“把数字福建建设作为基础性先导性工程”决策部署,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进一步推进新时代数字福建建设。省国资系统认真总结抗疫期间的好经验、好做法,努力探索大数据技术手段在各抗疫领域、抗疫环节的应用服务,用数字赋能优化疫情防控体系、提升疫情防控能力。
为有效阻断病毒的传播,提高对全省收费站通行车辆检疫效率,省高速集团信息科技公司组建项目专班,发挥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开发重点地区车辆预警系统,对重点地区入闽车辆开展48小时跟踪,有效提升检疫精准性,一线交通检疫核查劳动强度和人员数量降低近97%。
省高速集团信息科技公司相关负责人说,目前该系统已覆盖全省388个收费站,实现1至3秒内重点地区车辆预警信息推送至前端,同时为防止省内疫情“交叉叠加”,及时将省内涉疫地区30个收费站并入系统,实现车辆轨迹跟踪从48小时延长至72小时,跟踪数据量提升1.5倍以上,为有效阻断疫情在省内九设区市交叉外溢提供数据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