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经济特区40年:高质量发展超越再出发

信息来源:福建日报更新时间:2020-10-26

    四十载波澜壮阔,新征程催人奋进。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指出,经济特区的沧桑巨变是一代又一代特区建设者拼搏奋斗干出来的,深刻道出了经济特区发生历史性跨越的内在逻辑。与深圳特区一起,厦门经济特区也走过了40年非凡历程。1980年10月7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在厦门湖里划出2.5平方公里设置经济特区,从此,拉开了厦门勇立潮头、开拓奋进的时代大幕。40年来,历经特区扩大全岛、设立台商投资区、实行计划单列、建设保税港区和自贸区、深化两岸交流合作综合配套改革等,厦门始终敢闯先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推动特区从海防前线小城蜕变为高颜值高素质的现代化城市,成为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前沿的时代标杆,为全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厦门是习近平同志在闽工作的首站。习近平同志在厦门工作时直接领导和参与了特区改革开放实践,主持制定《1985年—2000年厦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2002年时任省长习近平同志到厦调研,作出加快跨岛发展的重要指示;2010年在考察厦门后,习近平同志指示要以更大决心和勇气深化改革,以更宽视野扩大对外开放,努力当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排头兵。2017年金砖厦门会晤期间,习近平同志盛赞厦门是“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之城、高颜值的生态花园之城”,为厦门特区发展指明了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厦门特区沿着习近平同志指引的方向开拓奋进,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干出了一番新天地,交出了一份耀眼的成绩单。

    一是实现高素质产业发展走前头。习近平同志在厦门工作期间,领导制定了《1985年—2000年厦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明确提出:“使厦门成为经济繁荣,科技先进,环境优美,城市功能较为齐全,人民生活比较富裕的海港城市。”40年来,厦门着力实施创新发展战略,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产业发展实现由“厦门加工”到“厦门制造”再到“厦门创造”的迭代转型。同时,大力发展新经济,持续增强厦门经济发展新动能。作为国内面积最小的计划单列市,厦门无论是经济密度还是财政产出效率均居全国计划单列市前列,财政总收入占GDP比重高达22.4%,持续保持全省领先地位。2019年厦门“三新”经济实现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达30.6%,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1.8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占工业比重达七成,特别是集成电路、新材料、生物医药以及软件和信息服务、物联网产业加速崛起,获评中国软件特色名城、国家“芯火”双创基地、全国首批服务型制造示范城市等,成为厦门经济高质量发展强大引擎。

    二是实现高水平改革开放走前头。习近平同志在厦门工作期间,亲自推动行政机构、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特区企业经营机制,为特区改革发展注入活力。40年来,厦门特区始终在体制机制改革方面先行先试,加快推进市场开放、金融服务、营商环境等改革,形成一大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成果,推动形成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利用外资规模持续扩大,到2018年累计批准设立外商投资项目14818个,合同外资660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379亿美元,有1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商在厦门投资创业,Dell、通用电气等世界500强企业投资114个项目,外资企业贡献了全市约70%工业产值、60%经济增长、50%进出口;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借助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推动双向投资和贸易深化拓展;组建“丝路海运”运营平台,中欧(厦门)班列通达22个国家、39个港口。40年来,厦门实现货物贸易年均增长18.1%,进出口贸易总值由1980年1.41亿元增至2019年6413亿元,外贸进出口总值占全省半壁江山,外贸依存度、综合竞争力均居全国前列,入选国家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城市。

    三是实现高颜值生态建设走前头。1988年,习近平同志任厦门市副市长时,亲自牵头开展筼筜湖生态环境治理,创造性提出治湖20字方针。2002年任福建省省长时,习近平同志到厦门调研,作出“跨岛发展”战略决策,提出提升本岛与拓展海湾、城市转型与经济转型、农村工业化与城市化、突显城市特色与保护海湾生态“四个结合”重大举措。随后,厦门制定出台《加快海湾型城市建设实施纲要》,着力推动岛内外一体化战略、美丽厦门战略、五大发展示范市建设。厦门沿着习近平同志指引的生态建设道路不断探索,先后制定出台了环境保护条例、风景名胜资源保护办法等23部生态领域法规;严格落实生态红线,划定981平方公里生态控制线,占全市陆域面积达57.7%,2015年率先在全省实现“国家生态区”全覆盖,2016年获评“国家生态市”。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考核,在全国率先确立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标准体系;开展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全面推进垃圾分类全覆盖,顺利通过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验收。发挥绿色发展“指挥棒”作用,健全生态文明考核体系,明确“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一票否决”的生态文明考核体系。2019年厦门空气优良率和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分别居全国重点城市第5、4位,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居15个副省级城市前列,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主要流域断面Ⅰ~Ⅲ类水质比例保持100%,成为名符其实的高颜值生态花园城市。

    四是实现高站位对台合作走前头。40年来,厦门经济特区始终立足近台优势,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充分发挥两岸交流合作“窗口”“试验田”和“排头兵”作用。着力先行先试,率先推进对台交流交往,于1982年开辟沙坡尾、东渡等四个台湾渔船停泊点,1989—1992年设立海沧、杏林、集美台商投资区,1994年出台首部地方性涉台法规《厦门市台湾同胞投资保障条例》,1997年创办首届对台出口商品交易会,2010年试点人民币跨境结算业务,2018年富邦金控以直接股东身份入股厦门银行,2018年率先出台“惠台60条”,促进厦门在打造台胞台企登陆温馨家园上走前头。落实习近平同志在闽工作时提出的“以侨引侨、以侨引台”招商引资思路,推动台商投资区产业集聚发展,到2019年累计签批台商直接投资项目5373项,合同台资84.57亿美元,实际利用台资41.53亿美元,台湾百大企业有20多家在厦投资,厦门成为台商投资最密集的地区之一。建成对台贸易重要口岸,2018年厦门对台进出口总额达398亿元;2006年设立台湾水果销售集散中心以来,进口水果数量由2005年207吨增至2018年4.8万吨,占祖国大陆进口台湾水果总量从14.5%提升至90%,台湾成为厦门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一大进口来源地。

    五是实现高指数民生幸福走前头。落实“提升本岛、跨岛发展”战略,推动岛内外一体化发展。加强要素资源配置,制定政策措施,促进财政资金更多向岛外倾斜,加工制造业向岛外转移,缩小了岛内岛外、城市农村发展差距。统筹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加快基础设施向岛外延伸,弥补岛外交通、供电、供水、环境卫生等薄弱环节,提高岛内外基础设施协同发展水平。推动岛内外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城乡一体医疗保险全覆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城乡全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标准全市统一,率先建立覆盖全体市民、分层次保障的住房保障体系。强化精神文明创建,2005年荣获首届全国文明城市称号以来,坚持文明创建不止步,推动文明城市向更高层次、更高水平迈进,形成富有厦门特色的“创建为民、创建靠民、创建惠民”文明城市创建经验,荣获全国文明城市“五连冠”,做到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生态等领域齐头并进,民众幸福指数显著提高。

    习近平同志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讲话中指出:“长期以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和全国大力支持下,各经济特区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勇担使命、砥砺奋进,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进程中谱写了勇立潮头、开拓进取的壮丽篇章,为全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这一论断,是对厦门等经济特区创造辉煌成就的高度肯定,是对新时代厦门等经济特区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的强大激励。厦门等经济特区取得的成就,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现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的一个生动缩影。习近平同志指出:“兴办经济特区,是党和国家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行的伟大创举。”厦门等经济特区的成功实践不仅充分证明,党中央兴办厦门等经济特区的战略决策是完全正确的,而且充分证明,这一“伟大创举”取得了非凡成功,成为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勃勃生机与光明前景的生动例证。

    一切伟大成就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一切伟大事业都需要在继往开来中推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厦门经济特区要按照习近平同志重要讲话要求,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从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大局出发,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要倍加珍惜、长期坚持、丰富发展习近平同志讲话中总结的十条宝贵经验,大力弘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始终站在改革开放最前沿,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中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的新业绩。

    一是必须始终以思想旗帜为指引,推动厦门经济特区在新起点上率先实现新超越。40年的发展历程充分证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习近平同志亲自擘画的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建设的宏伟蓝图,是厦门特区取得历史性成就的根本保证和重要遵循。新起点上推动厦门高质量发展超越再出发,必须始终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思想旗帜,以习近平同志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重要讲话为遵循,一以贯之地按照习近平同志为厦门擘画的城市发展战略、跨岛发展战略等宏伟蓝图接续奋斗,咬定青山不放松。要始终坚持解放思想,牢记特区使命,对照习近平同志对经济特区提出的“成为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试验平台、开拓者、实干家”的重要要求,以思想破冰引领改革突围,继续当好改革开放排头兵。要始终树立大局意识,自觉“从大局出发,从中央的意图出发,从省里的考虑出发”,站位全局看厦门,立足战略看特区,推动厦门在服务国家战略中发挥支点作用。要始终坚持“特”字当头、创新驱动,在加快创新创业创造、拓展开放合作空间、推动区域协同发展、营造一流营商环境等方面持续发力,率先在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上实现新超越,用发展新成效进一步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勃勃生机和光明前景。

    二是必须始终以新发展理念为遵循,推动厦门经济特区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新跨越。40年的发展历程充分证明,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发展必须坚持高质量发展。进入新发展阶段,特区将面临更多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内部环境。新起点上推动厦门高质量发展超越再出发,必须深入贯彻习近平同志重要讲话精神,把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作为根本出路,统筹推进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始终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不断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着力发展高端制造业,提升现代服务业,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做优现代都市农业,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率先在结构优化上实现新超越。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加快推进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厦门片区建设,推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电子商务等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发展壮大。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以高质量供给满足日益升级的国内市场需求;立足扩大内需,畅通内外循环,以深度参与闽西南协同发展区建设为基点,促进两大协同发展区建设取得新突破,推动经济特区高质量发展道路越走越宽广。

    三是必须始终以扩大开放为动力,推动厦门经济特区在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上作表率。兴办经济特区是推动改革开放的伟大创举,也是重要方法论。厦门特区40年发展历程充分证明,这一方法论在提升我国改革开放水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要围绕习近平同志关于经济特区的新定位,围绕成为“最能代表改革开放形象的地区”的目标要求,始终站在改革开放最前沿,把先行先试作为重要职责,在体制机制改革上大胆探索、探路开路,率先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要持续推动更宽领域开放,以经贸合作为突破口,以金融开放为核心,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人文交流为纽带,推动互联互通、市场开拓、人文交流走深走实。持续营造开放发展环境,加快推进规则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对标国外先进经验,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发挥“后金砖”与“9·8”投洽会效应,提升开放合作水平;推动“海丝”核心区建设,持续拓展中欧班列辐射作用,构建更加完善的海陆空运输网络,在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提升开放经济质量上实现新超越。

    四是必须始终以发挥对台优势为着力点,推动厦门经济特区在两岸融合发展中作出新贡献。近台优势是厦门特区的最大优势。40年来的发展历程充分证明,发挥近台优势,服务国家战略,是厦门特区发展壮大的根本着力点。要始终在国家战略全局中找准定位,牢记使命责任,彰显特色优势,积极主动作为,按照“在推动两岸融合发展上作出示范”的使命嘱托,克服各种不利因素,持续探索两岸融合发展新模式新途径新领域,把厦门建成台胞台企登陆的温馨家园。持续深化厦台经贸合作,以集成电路、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文化创意等产业融合为重点,深化海峡两岸集成电路产业合作示范区、两岸交流合作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探索台资准入“负面清单”,创新两岸冷链物流、文化创意、金融领域合作。探索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全面落实各项惠台政策,为台资台企提供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同等待遇;深化以产促融、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推动经贸合作畅通、基础设施联通、能源资源互通、行业标准共通,在打造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上作出更大贡献。

    五是必须始终以共享发展为根本点,推动厦门经济特区率先实现民生福祉新提升。厦门特区40年发展历程充分证明,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发挥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是推动特区加快发展的强大动力和根本落脚点。习近平同志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经济特区改革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要聚焦到这个目标上来。”推动厦门高质量发展超越再出发,要认真落实这一讲话要求,真抓实干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人民群众普遍关注、反映强烈、反复出现的问题出发,拿出更多改革创新举措,把就业、教育、医疗、社保、住房、养老、食品安全、生态环境、社会治安等问题解决好,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充分激发人民群众创造伟力,使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厦门特区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和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力量。要把提高发展平衡性放在更加突出位置,不断推动公共资源向基层延伸,在构建优质均衡的公共服务体系,建成全覆盖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上走前头。要补齐公共卫生领域短板,毫不放松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完善重大疫情防控机制,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打造高水平健康之城。要持续秉承“生态立市、文明兴市”理念,持续重视精神文明创建,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文明城市创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文明城市与文明市民同成长共提升,推动厦门率先在民生福祉上实现新超越,奋力谱写厦门版更为精彩的“春天的故事”。


相关推荐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