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税+”时代来了 企业研发迎来新利好

信息来源:科技日报更新时间:2020-09-03

近日,碧迪快速诊断产品(苏州)有限公司从海关工作人员手中领到一本“保税研发”专用账册,并顺利申报了偏硅酸钠保税研发货物进口申请。与此同时,江苏有5家企业同步启动全球维修、保税检测、保税研发等业务,这标志着“保税研发”新政在江苏率先落地。

今年初,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促进综合保税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其发布的21条新政中,就有被企业普通看好的“保税研发”政策。

过去,各地综合保税区过多强调利用外资规模的增长,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提升利用外资的质量,忽视了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等工作。此次,《若干意见》赋予综合保税区政策红利,支持研发创新机构在区内发展,无疑是在政策层面对区内科技企业创新发展和综合保税区转型升级的再次加速。

不只服务于物流加工 综合保税区发展有了新方向

保税作为一种国际通行的海关监管制度,是指企业进口的货物在海关监管下,在境内指定的场所进行包括但不限于储存、加工、装配等活动,并暂缓缴纳各种进口环节税费。

1990年至今,我国根据外向型经济发展需要,先后设立了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保税港区、综合保税区和跨境工业区等6种类型海关特殊监管区域。2006年,我国第一个综合保税区在苏州工业园诞生。

综合保税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应改革开放而生、随改革开放而兴,在两万分之一的国土面积上产出了六分之一的外贸总量,直接带动就业岗位200多万个。以南京关区为例,共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21个,包括1个保税港区和20个综合保税区。截至2018年底,特殊监管区平均每平方公里实现进出境货值34.73亿美元,实现了“小区域、大产出”的巨大作用。

但是,近年来,随着各类园区的各项配套服务日趋完善,综合保税区面临着功能单一、制度刻板等不利因素,逐渐丧失了发展优势。

“现在,综合保税区实际能提供的功能只有‘保税+制造’和‘保税+物流’,造成许多企业要在区内区外分设厂址,增加了企业运行管理成本。”苏州工业园区高贸区管委会产业发展局(招商局)副局长翟羽翔如是说。

伴随着我国与世界经济的深度融合,综合保税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出口导向的发展定位和配套政策制度已无法适应当前的发展需求。从“以外为主”向“内外兼容”转型升级,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更好地服务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成为综合保税区发展的必由路径。

为此,《若干意见》提出,要“推动综合保税区发展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加工制造中心、研发设计中心、物流分拨中心、检测维修中心、销售服务中心”,指明了打造高水平开放新平台的方向及路径。

省钱又省时 保税研发让企业创新后劲更足

“根据估算,仅仅通过此次报税研发业务,差不多可以节省几十万元。”采访中,碧迪快速诊断产品(苏州)有限公司物料经理顾雁宾告诉记者。

企业研发进口具有小批量多批次的特点,需按照一般贸易进口办理相关手续,提交相应的许可证件,导致耗时长、手续繁琐,甚至无法申领。同时,研发设计存在不确定性,无法适用加工贸易的监管办法。比如进口了100份原材料进行研发,但实际可能只有一个获得成功,甚至全部失败,产生的损耗都需要交税。但是,开展保税研发后,企业就不再需要核验和补税。如此一来,企业开展研发便节省了更多成本,也会有更多的研发动力。

“《若干意见》部署了一系列新举措,其政策含金量主要体现在研发设计、检测维修、销售服务上。”南京海关企业管理处处长胡文杰介绍说,保税研发就是在海关监管下进行相应的研发业务,用作研发的进口原材料可以实际耗用据实核销,免予征税。

作为电动工具及金属备件方面全球最大的市场占有者,百得(苏州)科技有限公司是美国史丹利百得集团在亚太地区最具规模的制造中心,年进出口额近10亿美元。此次保税检测政策的出台,有利于企业进口检测用保税料件,通过逐步引进先进测试设备,实现百得科技每年检测业务3000万美元以上,建成仅次于美国总部的全球第二大测试中心。

苏州工业园区高贸区管委会党政办副主任袁德刚表示,与传统的一般贸易方式相比,保税研发和保税检测的优势很明显:一是省钱,所有符合海关要求的进口研发检测耗用的原材料无须缴纳进口环节税款,平均降低企业相关成本约20%;二是省时,省去了审价、征税等步骤,企业可快速开展研发、检测;此外,属于许可证管理范围的,企业保税研发和检测耗用的原材料无须补证。

迎合转型需求 构筑智能保税新生态

在我国,综合保税区是仅次于自由贸易区的开放层次最高、优惠政策最多、功能最齐全、手续最简化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目前,除了张家港保税港区外,江苏省原有的各类海关特殊监管区域都已转型为综合保税区。名称变化的背后,是企业需求和升级之变。

“研发曾在我们企业中占很大比重,但因为之前没有保税研发,导致公司总部在建立大中华区域研发中心时选择了其他地方,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机会流失。”碧迪快速诊断产品(苏州)有限公司物料经理顾雁宾表示,企业在选择研发地点时会考虑到成本和效率,如今有了保税研发,预期总部有新项目时,他所在的分公司将具备更多优势。

近年来,随着各地加快转型升级、创新发展,产业不断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产生了大量的研发、检测、维修等附加值更高的业态需求,研发、检测和服务成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而传统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功能较为单一,配套设施及服务不足,仅能开展加工制造和物流业务。升级而来的综合保税区,也普遍存在加工贸易占比较高、服务贸易发展滞缓、保税功能发挥不足等问题。

在此背景下,《若干意见》正是为综合保税区量身打造,赋予它保税研发、检测维修、服务贸易等功能,恰好迎合了企业与园区转型之需。袁德刚表示,苏州工业园区综合保税区将以此为契机,做好“保税+”文章,拓展服务贸易业态,大力发展研发设计、检验检测、保税维修等新模式新业态,构筑智能制造全产业链保税生态体系,全面提升加工制造产业能级,打造保税产业功能升级引领区。


相关推荐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