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委员谈科技支撑高质量发展

打好种业翻身仗,还得靠科技

信息来源:科技日报更新时间:2021-03-05

    “好地好种产好粮。经过‘十三五’育种科技攻关,良种对我国粮食增产的贡献率在口粮上已经达到54.85%。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6%以上,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超过95%。可以讲,‘中国粮’主要用上了‘中国种’。”3月4日,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首场“委员通道”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万建民让大家的目光再次聚焦到中国种子上。

  成绩突出,但依然存在问题。“总体上我国农业生产用种安全有保障,但在一些品种、环节和领域还存在短板和弱项。”万建民说。

  我国虽是农业大国,但与美洲、澳洲的国家相比,资源禀赋处于劣势。“新发展阶段更应该着力加强种业科技自主原始创新,实现种业科技的自立自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农林科学院院长李成贵告诉科技日报记者,打好“翻身仗”,就要对种业的薄弱环节进行改善与加强。

  用好本土种质资源“家底” 解决种源“卡脖子”难题

  以畜牧业种业为例,我国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整体差距十分明显。肉牛、奶牛、猪等优良种源皆来自国外,肉牛种源主要是西门塔尔、利木赞和夏洛莱,奶牛则为荷斯坦,猪为杜洛克、长白、大白。如果发生极端情况,被限制进口,会显著影响我国畜牧业的发展。

  “要扭转落后局面,解决种源‘卡脖子’问题,首要是认清解决种源问题的路径。我国畜牧育种要充分挖掘国内地方品种资源,但这只能为辅,最主要的还是要想方设法加大国外种源的引进,并利用其优势培育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这个路径必须要认清楚,不能走偏,否则就是以己之短攻人之长,事倍功半,欲自立而不达。”李成贵说。

  “本土种质资源的挖掘保护和利用不足确实是我国种业问题几大痛点之一。”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副主任陈晓华在对该问题的调查研究中发现,一些地方特色鲜明的物种甚至面临灭绝风险。一些种质资源库(圃)由于经费不足,保存、保育、复壮等工作时断时续。

  陈晓华建议,要建设好国家农作物、畜禽和海洋渔业三大种质资源库,这是做好种业创新的物质基础。同时,也要抓好国家现代种业基地建设,提升基地建设水平,高质量打造国家南繁硅谷等种业基地,为农作物育种提供基础保障,让种业的市场化、法制化程度更高。

  加快提升生物育种创新能力 抢占农业产业发展制高点

  当前生物育种技术已成为国际育种的前沿和核心,正在迅猛发展。

  “新一轮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深度融合,驱动现代生物育种技术快速变革迭代,成为推动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新引擎。生物育种创新已进入一个大数据、大平台、大发现的新时代。”万建民说,发达国家不断深化基础学科布局,抢占未来农业产业发展制高点。重大基因挖掘与功能解析、产量品质和抗性等重要性状形成的分子机制等研究取得重大进展,驱动农业生物技术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促使基因编辑、合成生物等技术升级换代与叠加整合,推动精准化、智能化、工厂化种业革命。

  如何加快提升我国农业生物育种创新能力与产业化水平?万建民呼吁,把生物育种列为强化国家战略力量的科技重大专项,集合全国精锐,突破并形成一批自主可控的农业生物育种关键核心技术,培育一批满足农业高质量发展、多元化社会需求和国际竞争需要的战略性品种。

  “同时,建议建设创新链系统布局的国家实验室和技术创新中心,增建农作物基因资源等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上中下游一体化的创新团队,扶植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种业企业,把握生物种业发展主动权。”万建民说。


相关推荐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