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产学研融合 推动高质量发展

南平市借助6·18平台助力绿色发展

信息来源:本站更新时间:2018-12-28

32.jpg

    南平市充分发挥6·18产学研创新平台优势,紧扣“绿色”和“创新”主题,坚持创新驱动,突出项目与资本对接、引资与引智结合,助力绿色发展,加快转型升级。近三届“6•18”,全市共对接科技成果项目3227项,总投资409.17亿元,创造连续六届项目对接总数全省第一的佳绩。福建巨电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单体大容量固态聚合物动力锂离子电池、南平工业园百亿三元低碳循环经济示范园、武夷新区浪潮南平市云计算中心等一批符合绿色发展理念的大项目、好项目借助6·18纷纷落地。

    一、精准对接,推动绿色产业发展。

    突出项目对接实效,充分借力6·18平台优势,紧扣绿色产业发展,加强项目、资本、技术、人才等对接合作。

    一是突出引资。通过一把手招商、产业链招商、专业化招商、以商招商、展会招商等方式,从最具基础的现代农业、旅游产业、竹产业、生物产业等绿色产业入手,先后举办了绿色农业项目资本对接会、旅游项目资本专场会、军民融合生物产业产学研对接会等绿色发展创新系列专场对接会,共对接项目155个,总投资445.8亿元,已开、竣工93项。如借助闽产道地药材专场对接会,光泽承天集团与中国中药控股有限公司签定合作协议,年产500吨的配方颗粒提取制剂车间及中药智能配送中心项目已开工建设,建成后每年可加工中药材3万吨,年产值可达5亿元以上。

    二是突出引技。围绕技术需求提供项目成果,邀请中国工程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国竹产业协会、浙江大学、厦门大学、浙江农林大学、省农科院、福建农林大学等科研院所高层次专家,近三届6·18共为企业解决900余项技术难题。同时,推出一批具有国家发明专利、国内领先水平的项目成果。如,高端智能室温蔬菜生产系统,与传统农业对比,可节约化肥80%以上、节约用水80%以上,且没有农业面源污染;生态茶园增效提质与名优茶加工技术,集成了化学农药使用安全性、生物防治、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技术;“无醛胶黏剂”技术,攻克了竹家具产品释放甲醛的技术难关,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

    三是突出引智。广聚八方资源,广泛借势借力,出台《关于加强南平市人才工作的十条措施》及《南平市重点产业人才引进培育实施办法》和配套文件,激励各类人才向企业聚集。每年投入2亿元人才经费,并保持年10%的增长,并实施重点企业人才券制度,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可连续3年每年发放最高500万元人才券,对行业领军人才带团队、带技术、带项目到南平创办企业,最高给予500万元初创扶持,并给予创业场所租金补贴。

33.jpg

    二、精心谋划,推动协同创新发展。

    围绕推进创新驱动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在搭建平台、促进创新、塑造品牌等方面下功夫,增强协同创新发展的新动能。

    一是搭平台。因势利导,因地制宜,用好高校、院所等资源,谋划组建了协同创新院竹产业(建瓯)分院、茶产业分院、氟新材料产业技术分院等,为企业、科研院所搭建产学研用合作平台。如邵武市与武夷学院合作设立含氟新材料研究所,每年安排500万元作为含氟新材料研究所专项研究经费,加强与福州大学、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浙江化工研究院等机构的交流合作,全面开展氟化工技术研发,加快项目孵化、科研成果转化等。

    二是促创新。与省科协签订《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工程合作框架协议》,通过共建院士专家工作站、学会服务站等形式,发挥院士、专家在推动绿色发展、创新发展中的智力支持作用,加强在基础研究、产业前瞻和关键共性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研发合作。同时,建成一批技术创新研发平台,目前全市拥有3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流动站)、2个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16个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2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8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省级科技型企业241家,科技型中小企业72家;创新型(试点)企业43家,高新技术企业44家。

    三是塑品牌。深化与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对接合作,参与发起设立“中国品牌发展基金”,推动建设品牌交易平台;与省品牌建设促进会签订《关于共同打造“武夷”品牌战略合作协议》,实施“武夷”品牌建设工程,健全产品质量安全动态监管体系,加强检验检测技术机构建设,加快建立一套完善的品牌培育、发展和保护体系,进一步打响武夷岩茶、武夷旅游、武夷食品等武夷品牌。同时,设立“武夷山水”品牌建设专项基金,每年安排不少于1000万元,用于“武夷山水”品牌策划、宣传及市场营销、日常监管检测、配套设施投入、培训和服务。

34.jpg

    三、精细服务,推动高质高效发展。

    坚持问题导向,强化机制推动,落实要素保障,认真做好6·18项目落地服务工作。

    一是提供“保姆式”服务。针对项目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加大财政、金融、营销等支持力度,如对在福建省证监局完成上市报备并进入辅导期的企业,奖励100万元;鼓励企业直接融资,给予3年以内贴息,每年贴息达100万元。同时,设立3亿元的“南平市绿色产业发展资金”,并保持每年一定幅度增长;在已设立100亿产业基金、50亿股权投资基金、10亿PPP引导基金的基础上,2025年前再新成立规模200亿元的政府投资基金,重点支持绿色产业发展。

    二是提供“跟踪式”服务。建立快速快办协调联席会议制度和6·18工作联络群,对有关问题进行清单管理,逐个对账销号。认真梳理对接的项目成果,纳入“百日攻坚”重点内容和“五个一批”项目管理,逐一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和时间表,实行“一月一调度、一季一协调”,加强跟踪服务,及时协调解决项目成果转化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推动项目尽快转化、尽快落地、尽快开工。

    三是提供“一站式”服务。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健全首问责任制、提速办结制、日清周结制等制度,最大限度地为企业精简审批环节,缩短审批时限。推行网上审批,实现审批服务“网上直办、就近可办、全程通办、异地能办”。目前,投资项目审批流程由申请人原来至少要到9个窗口跑24趟,压缩到1个窗口跑8趟;企业设立登记由申请人到2个窗口跑6趟,压缩到1个窗口跑2趟,减少群众跑腿次数。


相关推荐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