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空间微生物学与感染学术会议暨军民融合战略研讨会在京举行

信息来源:中国军网更新时间:2020-09-04

    金秋十月,硕果累累。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空间微生物学与感染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学术大会暨军民融合战略发展研讨会于2017年10月28日在北京胸科医院举行。中国科技产业化促进会军民融合工作委员会和全国总工会信息中心相关领导、空间微生物学与感染专业业内专家、微生物相关行业的企业精英人士汇聚一堂,围绕“空间微生物的基础和应用研究”的主题,共同探讨空间微生物学领域的发展趋势,并分享微生物在各自行业和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应用成果。


    知名专家学者多角度解读微生物的基础研究和应用趋势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空间微生物学与感染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学术大会暨军民融合战略发展研讨会现场嘉宾云集,来自医院、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等多领域多学科的多位专家学者分别在研讨会上进行了主题演讲。

    一、空间微生物专场

    1、973首席科学家、我国空间微生物学奠基人和开拓者、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刘长庭教授回顾了空间生物制药发展简史和发展现状,介绍了空间微生物制药研究平台和空间微生物分子效应学说,展示了空间微生物在其他领域,例如食品加工生产、保健品等领域的应用。

    2、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赵会光总工程师指出返回式卫星在我国历经40余年发展史,系统技术成熟可靠,经过升级的新一代返回式卫星具有更加突出的应用性能、性价比,应用拓展潜力巨大。欢迎国内各行业参与发展或使用返回卫星这一宝贵资源,促进科技、产业创新发展。

    二、微生物基础研究专场

    1、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杨瑞馥教授以近年人类经历的几次生物恐怖事件为例,讲述了通过微生物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和分析化学等技术手段追踪用于生物恐怖袭击微生物的来源、推测微生物间的亲缘关系的故事,向大家介绍了微生物法医学的概念。

    2、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施一教授报告了《新发突发病毒感染人机制》,以近年新发的埃博拉病毒为例,用自己团队的亲身研究经历讲解了如何通过复合结构生物学方法来研究埃博拉病毒是如何吸附和进入细胞,我们可以通过什么手段去干预。

    三、临床微生物研究专场

    1、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万人计划”首批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和教育部创新团队带头人、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王健伟教授介绍了其团队在呼吸道微生物组研究的最新成果,利用转录组测序的方法测定了慢阻肺病人和非慢阻肺病人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样本的微生物组组成。

    2、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张晓军教授报告了《革兰氏阳性耐药菌防治》,介绍了主要耐药革兰阳性菌分布以及如何选用常见抗革兰氏阳性菌的药物。

    四、微生物应用研究专场

    1、北京农学院张红星教授报告了搭载神舟十一号飞船的空间植物乳杆菌研究结果,发现空间植物乳杆菌突变株比地面原始菌株胞外多糖产量提高了56.1%、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率达到79.0%、具有较强的总抗氧化能力和耐受胃肠道逆环境能力。

    2.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刘英华教授指出正常情况下,人体与微生物保持一种互利共生的状态,而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肠道菌群发生改变,则会引发多种疾病。不良的饮食习惯导致肠道菌群发生改变,随之带来的细菌易位、内毒素血症及全身性低度炎症等都能促进各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强调饮食调节、摄入益生菌和益生元及粪微生态移植(FMT)等基于调节肠道菌群以改善代谢状况的方法成为防治疾病的一种新思路。

    3、德国伯恩大学博士、广州若尧特医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Kristina Klizaite介绍了益生菌在欧洲的应用以及益生菌在治疗胃肠功能紊乱,包括儿童急性腹泻、炎症性肠病和肠易激综合征等方面的具体应用情况。



相关推荐
MORE